
荷兰超市物价 | 欧元上涨,荷兰食品价格调查与邻国对比解析
秋假出发:10月18日-10月25日 克罗地亚+黑山双国游
欧元强势上涨,对跨境消费是利好!
荷兰超市物价却被ACM权威机构盯上
疑似比邻国还贵,背后真相是什么?

▌🌍欧元升至四年新高

欧元的上涨,主要源于大西洋两岸的不同经济信号:
美国就业市场走弱
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不佳,让投资者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储备局(Federal Reserve,美联储)将被迫降息。利率一旦下调,美元吸引力下降,欧元相应走强。欧洲经济数据向好
同期,欧元区传来积极消息。数据显示,欧元区工业产出出现增长,而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,投资者信心也高于市场预期,为欧元注入额外动力。
市场普遍预计,美联储可能在本周三宣布降息。一旦落地,这将与特朗普的长期诉求相吻合。特朗普一直呼吁美联储下调利率,以刺激经济。他甚至多次公开嘲讽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(Jerome Powell)为“先生太迟”(Meneer Te Laat),同时还试图更换董事会成员,包括提名其亲信斯蒂芬·米兰(Stephen Miran)进入决策层。
特朗普认为,低利率能让企业更便宜地借钱扩大投资,也能刺激消费者消费。但央行的独立性与特朗普的政策反复(如关税先加后减、再加再减)都让投资者对美元心生疑虑。
事实上,今年年初,1欧元仅约合$1,03,部分专家甚至预测过“欧元与美元平价”。但在政治压力、央行博弈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多重作用下,走势却完全相反,欧元不仅没有跌破平价,反而逆势上涨,刷新四年新高。

▌🛒 荷兰超市物价引ACM权威调查
食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否合理?
厂商和超市的利润空间是否存在“异常扩大”?

🔍 调查动因
ACM解释,此次调查源于市场信号:部分常见消费品在荷兰售价可能高于德国、比利时等邻国。虽然统计局CBS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显示,荷兰平均消费水平与周边国家相差不大,但荷兰的折扣文化可能让价格问题被“掩盖”。
例如:
荷兰超市常用大规模折扣(kortingsacties)吸引顾客,看似便宜;
但在非折扣期,同类商品价格却往往高于德国或法国,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长期支出上可能吃亏。
⚖️ 谁在抬价?超市与厂商互相指责
围绕食品价格,超市和厂商已经互相“甩锅”多年。
超市的说法:荷兰厂商供货价比德国、法国更高,他们被迫转嫁成本。欧盟委员会曾就此调查食品企业,但因举证难度高,未采取实质性措施。
经济学家的怀疑:部分超市有意推高品牌商品(A-merken)价格,以凸显自
家平价自有品牌(huismerken)的优势,诱导消费者转向更有利可图的渠道。
ACM此次调查将同时审查厂商利润率与超市加价空间,并与德国、比利时做横向对比。如果发现违规,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。
📊 消费者的钱花在哪?
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次调查结果或将直接关系到荷兰的日常生活成本。
若厂商被认定抬价:有望推动跨境进货或价格下调;
若超市策略被质疑:未来可能强制透明化定价,防止折扣期“假便宜”;
若无实质违规:短期内价格或难明显下降,但消费者至少能获得更清晰的成本结构信息。
ACM在声明中强调:“一个良好运作的市场对消费者和企业都至关重要。如果供应商限制超市低价进货,或者超市间缺乏竞争,最终都会导致价格过高。”
对于在荷华人家庭来说:
跨境转账、海外支付成本下降,可利用汇率优势;
日常购物需多比较,考虑邻国采购,或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超市;
关注ACM调查结果,提前调整家庭预算。
💬 互动话题
你觉得荷兰超市真的比德国、比利时贵吗?你是否也会去邻国采购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,让大家一起省钱!

0条评论



